3月27日,A股三大指数呈现小幅反弹态势。截至收盘,沪指涨0.15%,报收3373.75点;深成指涨0.23%,收报10668.10点;创业板指涨0.24%,收报2145.10点,北证50指数则下跌0.69%。全市场成交额达1216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366亿元,显示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尽管指数上涨,但个股表现分化,全市场超1900只个股上涨,同时也有超3300只个股下跌。

当日板块表现差异明显。光刻机、化学原料、电子化学品、创新药、减肥药、重组蛋白、化学制药、环氧丙烷、CRO概念、生物制品、青蒿素、橡胶制品等概念涨幅居前。其中,光刻机概念表现格外活跃,新莱应材强势收获“20cm”涨停,芯碁微装涨幅逾12%,凯美特气、海立股份也纷纷涨停,富创精密、国林科技、华特气体等个股跟涨。化工板块更是掀起涨停潮,恒光股份、善水科技、华融化学均“20cm”涨停,江苏索普、渤海化学、福莱新材、丹化科技、红宝丽等多股涨停。
反观下跌板块,可控核聚变、海工装备、电机、工程机械、金属新材料、风电设备、超导概念、一体化压铸、光伏设备、电力等概念跌幅居前。海工装备概念股大幅调整,大连重工、神开股份、佛山照明、振华重工跌停,邵阳液压、通光线缆跌超10%。有色金属板块同样表现不佳,电工合金、永茂泰跌幅居前。
从行业资金流向来看,截至收盘,半导体以净流入13.95亿位居榜首,电子化学品、化学制药等行业的资金流入也较为靠前。而专用设备净流出26.32亿元,在净流出行业中排名居前,互联网服务、通用设备等行业也有较大规模的资金净流出。
对于当日市场表现,有分析认为,市场在热点板块的带动下实现了小幅反弹,但个股的普遍下跌显示市场内部结构分化较大。化工和光刻机等板块的强势,分别受到产品价格上涨预期、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等因素驱动。而部分前期热门板块的回调,则反映出市场在板块轮动过程中,资金对于不同行业的估值和前景判断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