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对于光伏人来说是艰难的一年,光伏行业深陷低谷,龙头企业大面积亏损,降薪潮、裁员潮涌动,海外贸易壁垒高筑,国内跨界企业停产破产现象频发。然而,岁末年初,2025年,为光伏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挑战。
价格企稳,行业触底反弹
2024年,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和低价恶性竞争导致产业链价格持续下滑。多晶硅价格下滑超35%,硅片价格下滑超45%,电池片、组件价格下滑超25%,众多企业因此陷入大面积亏损。但好在2024年底,光伏产业链价格出现企稳迹象,2025年第一周,更是出现回升走势。多位光伏大佬也纷纷预判,2025年光伏行业有望走出触底反弹走势。随着产能加速出清、行业持续自律,各环节价格将完全企稳,大概率维持区间震荡,行业逐步好转。
调控落地,产能出清见真章
2024年光伏行业产能出清不畅,企业破产、退市不断。不过,政府和行业协会从下半年起频繁出手调控。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座谈会并公布光伏组件制造的成本“指导价”,工信部发布相关规范条件和管理办法,提高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33家企业还联合签署了自愿控产的自律公约。这些举措将在2025年发挥实效,新增与扩建制造产能将变得困难,产能出清将真正落实,“反内卷”将在2025年落地。
BC挑战TOPCon的关键之年
2024年,TOPCon实现了对PERC的完全迭代,成为市场主流,但BC新技术对其地位构成了威胁。隆基绿能和爱旭股份在BC赛道上发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尽管目前BC的产能规模与TOPCon相比差距较大,但2025年BC产能有望大幅提升。隆基绿能的HPBC2.0预计年底形成约50GW的产能,爱旭的济南基地10GW产能也将投产。此外,还有多家企业加入到BC电池和组件的生产中。随着BC产能的建成和放量,其成本将下降,竞争力将逐步展现,2025年将成为BC挑战TOPCon的关键一年。
光伏产能出海步入“收获期”
2024年中国光伏出海进入2.0时代,企业不再局限于东南亚四国,而是涌向新兴市场。中东地区有至少8家中国光伏企业宣布建厂计划,拉美、非洲等地也吸引了一些企业,东南亚则成为辅材企业出海的目的地。2024年共有21个海外工厂建设计划公布,2025年将有一大批规划产能落地投产,中国光伏出海将步入“收获期”。然而,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也面临着风险,需要跳出低价竞争思维,避免“内卷外化”,同时要关注出海目的地国的政策变化,防范可能出现的限制措施。
分布式消纳困境有望缓解
2024年,风光累计装机量攀升,但分布式光伏消纳难问题突出。分布式电价低,部分地区出现极端低价和弃光现象,分布式光伏资产也遭遇“大甩卖”。为解决这些问题,2024年主管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2025年,各省市将进一步鼓励和探索“绿电直供”模式,政策细则有望加快出台,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也有望得到发展。更多省市的新能源电力现货交易市场将正式运行,同时,以政策补贴方式保障分布式投资方收益的相关政策或将出台,光伏低电价和负电价问题有望改善。
2025年的光伏行业既有复苏的希望,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价格企稳、产能出清、技术竞争、产能出海以及分布式消纳等趋势,将共同塑造光伏行业的发展格局。光伏人需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