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正文

光伏产业自律公约引争议,市场力量才是破局关键?

2024-12-15 08:29:04 来源: 股货网
  近日,光伏行业因产能过剩问题引发广泛关注,光伏协会积极行动,试图通过一系列举措缓解行业困境,然而这些举措却在行业内掀起了轩然大

  近日,光伏行业因产能过剩问题引发广泛关注,光伏协会积极行动,试图通过一系列举措缓解行业困境,然而这些举措却在行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诸多争议。

  光伏协会先是组织企业开会,呼吁避免 “内卷式” 恶性竞争,随后发布报告指出组件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还推动企业签订自律公约,网传有超过 30 家光伏企业参与其中。对于这一自律公约,行业从业者和市场看法不一。支持者,尤其是部分投资者认为,此前光伏行业的激烈竞争和亏损补贴全球的模式难以为继,此次自律公约类似于煤炭行业的供应侧改革,有望加速产能出清,使行业尽快走出困境。但反对者则指出,光伏作为充分竞争的市场化行业,应将经营自主权交予企业,依靠市场自身力量来调节竞争和产能过剩问题。

  从行业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光伏产业起初虽在政策支持下成长,但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领先者,且具备了自我造血能力。在面对产业周期时,试图借助行政力量解决问题的做法令人质疑。毕竟,市场竞争本应是筛选企业的有效手段,通过行业自律公约来分配产能,难以保证公平公正。不同企业在技术路线、设备、工艺、良率、管理水平、资金实力和市场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 “一刀切” 的配额方式不仅无法确保公平,还可能阻碍优秀企业的发展,延长产能出清的进程,使行业深陷泥沼,难以快速走出周期底部。

  那么,光伏行业能否像煤炭行业一样进行供应侧改革呢?实则不然。煤炭行业以国企、央企为主导,上下游企业均在国家掌控范围内,定价机制虽历经变革,但本质上仍在国家的统筹安排下进行。而光伏行业多数为民营企业,下游发电企业多为国企、央企,行业所有制结构不同,利益诉求也更为复杂。此外,煤炭在全球和国内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光伏占比相对较小,且光伏发电存在消纳问题,需配套储能才能更好地发展。这就决定了光伏行业必须持续降低发电成本,通过技术和规模的双重进化来提升竞争力,与其他能源形式竞争,而非单纯依靠减少供应来提升价格。

  过去几年,光伏行业部分巨头偏重于规模扩张,在技术研发上投入相对不足,导致光伏发电降本未达预期。尽管行业处于技术转型期,企业在技术选择上存在一定谨慎性,但长远来看,技术迭代和成本降低仍是关键。光伏产业的核心在于降本增效,只有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成本控制意识,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任何试图通过构建类似 “光伏欧佩克” 来控制供应、提升价格的行为,或许在短期内看似能缓解一时之困,但从长远发展角度而言,无疑是偏离了正轨,只会让行业走上弯路,阻碍其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更大份额的进程。

  光伏行业在应对产能过剩问题时,应谨慎权衡行政干预与市场调节的利弊,回归市场竞争的本质,以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为驱动,才能实现可持续的长远发展,在全球能源变革的浪潮中稳健前行。

股货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股货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股货网;作者:sw;链接: http://www.guhuo.com/a/202412/15g12963.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编辑器下载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8009367号-13 Copyright © 2002-2025 guh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股货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