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动态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瞩目的焦点。纽约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周一的表态引发广泛讨论,他指出鉴于通胀和就业风险趋于平衡,美联储可能需要进一步降息以实现政策向中性立场的转变。
威廉姆斯虽未明确表示是否会在12月议息会议上支持降息,仅称“决策将一次又一次地做出”,但他的言论仍在市场掀起波澜。作为美联储“三把手”且拥有FOMC永久投票权的他在活动中表示,预计随着时间推移,转向更中性政策设置是合适的,而政策路径取决于数据,强调了当前经济前景的高度不确定性。当前政策制定者所定中性利率远低于现行利率水平,这意味着若要达成中性立场,降息存在一定的空间与可能。
威廉姆斯还提及,当下经济状况良好,劳动力市场稳固,工人需求降温且供应增加,未来其对通胀压力的推动作用不大,同时虽通胀率仍高于2%目标,但有理由相信终将达标。然而,现实情况是通胀似有回潮迹象。上周数据显示,10月PCE价格指数同比上升2.3%,核心PCE价格指数同比上升2.8%,均符合预期但较之前有所反弹。受此影响,投资者对美联储12月“按兵不动”的预期概率上升,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概率为四六开。
尽管如此,综合美联储官员近期发言来看,12月降息概率仍相对较大。美联储理事沃勒周一表示倾向于在本月晚些时候议息会议上再次降息,不过他也指出若之前数据意外上行并改变通胀路径预测,可能会导致按兵不动。无独有偶,上周FOMC中的鹰派代表人物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也认为12月会议上降息是合理考虑,就当前情况而言,考虑25个基点的降息幅度较为合理。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都有着深远影响。市场参与者密切关注着每一位官员的表态以及各项经济数据的变化,试图从中解读出未来利率的走向。12月议息会议前的这段时间,经济数据的发布将成为关键节点,它们将左右美联储最终的决策,进而引发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无论是股市、债市还是汇市,都在等待着美联储货币政策这只“靴子”的落地,以重新调整自身的布局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