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下调烈酒(酒精浓度多于30%的酒类)进口税,为内地白酒行业出海带来了新机遇。这是自2008年以来香港再次对酒类产品进口税进行调整。
长期以来,关税是白酒出口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此次香港烈酒进口关税下调,无疑有利于白酒出海竞争。许多白酒头部品牌一直将香港作为国际化的重要跳板,在香港建立了成熟渠道,进而向全球市场拓展。业内人士称,下调烈酒税能增强香港作为国际贸易集散中心的影响力,香港与多国的贸易便利合作,将加速中国白酒经香港转口至世界各地的国际化进程。
根据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布的《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目前香港对烈酒征收进口价100%的税款。此次调整为:进口价200港元以上的烈酒,200港元以上部分的税率由100%减至10%,200港元及以下部分,及进口价在200港元或以下的烈酒,税率维持不变。这一调整意味着高关税障碍逐渐消除,为中国白酒出海打开了新空间。有港媒报道香港贵州茅台专卖店下调飞天茅台价格,但致电相关店铺未接通。香港白酒协会表示,推动白酒海外发展任重道远,香港有责任做好白酒文化的宣传推广。
事实上,2008年香港取消对葡萄酒及低浓度酒类进口关税,带动了葡萄酒贸易增长。早在1993年,茅台、五粮液、汾酒等企业先后在香港设立营销大本营,今年上半年中国香港还是白酒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额占比26.5%。随着酒企海外渠道搭建加速,白酒出口量逐步提升,2015-2023年出口金额近九年提升近一倍。
一直以来,“税”是白酒出海痛点,高税增加成本、降低价格竞争力,影响海外销量和份额。香港降低烈酒税,降低了白酒出海门槛。北京酒类流通行业协会秘书长程万松表示,这虽提供了政策上的平等条件,但白酒国际化还需企业发挥自身能力,根据品牌和消费群体做好营销与消费者培育。
诸多头部白酒企业在港设立营销或销售公司积极拓展。企业出海方式多样,除参与国际活动、布局体验中心外,还从口味、情感、文化等方面与海外市场建立联系。不过当前白酒国际化面临口味、消费场景、客单价等难题,多是华人华侨消费,外国人认知不足。未来酒企出海需加强政商对话、创新品牌推介形式、结合餐酒搭配、拓展多渠道发展,同时从政策端推动贸易谈判和优惠政策制定,酒业也可从技术角度借中餐受全球关注之势,研究酒与菜融合,针对不同地区人群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