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散户以及二育、集团猪企频频增量出栏,尽管临近过节屠企下游订单增多,开工率大幅回升,但由于供需基本面过剩,猪价依旧延续阴跌不止的走势。9月17日,外三元标猪报价跌至18.89元/公斤,猪价重心跌破19元/公斤,国内市场呈现全线下跌态势,南北地区主流报价陆续降至19元/公斤上下。
支撑猪价下跌的逻辑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养殖端出栏节奏加快。市场看空节后猪价前景,短期内集团猪企出栏放量,散户以及二次育肥出栏较多,导致规模猪企下游贸易商接货力度减弱。多地规模猪企出栏计划完成不佳,企业降价增量出栏情绪强烈。当前,河南部分大厂生猪出栏完全成本仅有13.5元/公斤上下,阶段性养殖端获利了结心态明显。另一方面,节前猪肉消费整体一般。虽然学生开学以及节日气氛转强使猪肉销量缓慢回升,但相比生猪出栏节奏,猪肉消费增量不足,供强需弱局面突出。近期生猪出栏均重不断上升,生猪屠宰均重反弹,猪肉供应能力提升,而受多方因素影响,下游猪肉销量表现平平,家庭消费替代较多,集团需求跟进偏弱。
在供需博弈下,猪价呈现滑坡下跌走势,价格重心顺势跌破19元/公斤。然而,随着北方地区猪价重心回落,基层生猪购销反馈显示养殖端挺价心态有所转强,集团猪企缩量拉涨情绪增加。按照母猪存栏去化节奏,标猪供应压力不大,且月末国庆佳节将至,屠企仍有集中备货需求,二次育肥也有逢低入场的契机,市场挺价意愿回升。
受阶段性供需调整影响,屠企调价收猪。预计9月18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出栏均价在18.83元/公斤左右,市场走势分化。后市需密切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以及屠企开工率的变化,这些因素将对生猪市场的未来走向产生重要影响。生猪市场的波动不仅关系着养殖户的利益,也与消费者的生活息息相关,各方都在期待市场尽快回归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