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也就是4月16日,2022年的三伏天正式开启,并且这个三伏天还是加强版40天,其中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
截止到今日,中央气象台已经连续10天发布高温预警,其中陕西、四川、重庆、浙江等局部地区气温将高达40℃以上,这还是在没有入伏的情况下,明日入伏,可以想象这个夏天的炎热程度。
众所周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都知道三伏天最热,但是很多小伙伴不禁要问,三伏天到底是怎么计算的?
三伏,为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初伏、中伏起始时间以夏至这天为参照点,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末伏起始时间以立秋这天为参照点,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之始。
那何为“庚日”?在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有十,分别是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十天一轮回,所以初伏与中伏之之间天数间隔为10天。
中伏时间有可能10天,也有可能20天,这主要取决于夏至这天离第三个庚日的远近,如果近,那中伏就会20天,如果远,那么中伏就只有10天。
另外,近日已经多次报道出因为酷热而引起的热射病,即将进入伏天,小编提醒各位一定要注意防晒防暑。